题记:
认识姜医生(教授,主任医生)纯属偶然。
我在深圳中医院治疗颈椎病已经有一些时间,但效果一直不如我意。
春节过后,我意向就诊的医生出国许久未归,我的病情却不能耽误。于是我在该院的网站上查找,发现姜劲挺医生挺有来头,就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挂了姜医生的号。
三次治疗下来,体验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也感受到了姜医生的敬业医德。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姜医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说起来,我的颈椎病并不算严重。甚至,如果不是去年国庆我家乔迁时我突发眩晕被送医院一次,我都不知道长期以来困扰我的头肩疼痛和睡眠不好,竟然与颈椎病有关。
用姜医生的话讲,“你这么年轻,就得了别人在中老年才有的病,肯定是有家庭的原因。”
我并没有向姜医生讲起过我的私人生活。但我明白他的意思:
一个人得病,是与他(她)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的。腰椎颈椎这些“职业病”,多半与长期超负荷劳动或不恰当的身姿关联。
我正是这样,因为带娃,因为经常搬运重物,常常是曲颈弯腰。最难忘的是轩出生就有近八斤体重,二岁前基本上是我用背带挂在脖子和腰上的。
现在知道了病症,并且得知是可以完全治好的,那就是幸运的。
姜医生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等疑难杂症的诊治;运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骨折和脱位;运用关节镜、小针刀等骨科微创技术治疗颈腰膝部疾病;
运用中医脊柱相关疾病学理论指导治疗颈椎引发的眩晕症、焦虑症和失眠症取得良好疗效。能运用现代医学技术抢救创伤引起的急、危、重症
“我的治疗有个缺点,就是费用贵一点。”姜医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这种真诚的告知,反而让病友心里踏实。病友担心的是钱花了,病却没有治好。
贵有贵的道理。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这在医学治疗上应该也是适用的。
通过姜医生的介绍,我才明白肩颈椎是人脑部的总开关,所有流向大脑和脸部的血液都途经此处,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键处。
如果肩颈病变,血液中的毒素就会在此堆积,从而影响血液正常流通,使人发生头晕头痛眩晕,进而影响睡眠和记忆力,人的脸部也会呈现暗褐色。
姜医生还说,脸上少许的黑色素沉淀,也是代谢不好毒素堆积所致,并不是什么斑点。颈椎病治好了,这些多少影响美容的瑕疵也会消除。
今天是继3月14日(周二)首次在中医院找姜教授看颈椎病后的第四次。已经有十天了。因为感觉挺好,想在此谈谈治疗体会。
3月14日(周二) : 第一次治疗
身体状况:背部肩颈酸痛。右手臂酸痛,头后脑勺按压有酸痛感。头感昏沉,睡眠不好。
姜医生把脉问诊:脖子、背部僵硬,尤其是背部,正骨时化不开,有粘连没响动。让我抽血查下有没有风湿。
当天做了正骨、冲击波治疗、消定膏热敷、飞天爬墙。
3月16号收到姜医生开的精品药房中药。一日三剂,17号吃了三剂。
3月18日(周六):第二次治疗
身体状况:背部,肩颈酸痛。右手臂酸痛,吃药一天。抽血查风湿三项,指标正常,排除风湿。
姜医生把脉问诊:你才吃一天药,效果还不明显,坚持吃药,三天后会有明显感觉。
当天做了正骨、冲击波治疗、消定膏热敷、飞天爬墙。
3月21日(周二):第三次治疗
身体状况:
连续吃药四天,这四天每次吃完药,全身如洗澡一样出汗,衣服湿透,要换衣服。肚子咕噜响,想去洗手间。感觉身体的寒食在不停向外排。总想喝水,但不觉得饿,想吃的胃口不强烈,尤其对肉类。可能身体的寒食毒素堆积太多,身体太需要这样来一次大清理。
身体的本能在中药的作用下被唤醒,它会自发地抵制一些不健康的食物,并让我远离它们。所以这几天我会很自然地想吃水果,想喝水。
自身感受:身体是很聪明的,有时候症就是帮身体排除外邪。为什么头四天吃中药就出汗,是因为体内寒湿太重。当身体调节到一定时候并逐渐达到平衡状态时,出汗排湿也会随之减小。
姜医生把脉问诊:
你今天吃药四天了,皮肤有亮色,之前因为湿气很重,阳气上不来。这次我再加点药,你湿气化得快,心情也会更好,下次周六再来看病,你就可以对别人讲你身体的变化了。
姜医生说,你原来喜欢爬山,是发泄。你的身体没有真正的放松。就像有人喜欢开车,是寻求一定的放松。等你调整到一定的时候,你会明显感到身心更加愉悦,到那时你户外的体验又会不同了。
春分睡眠不好正常,由于春天阳气生发,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脑部供血可能更显不足,就会加重睡眠障碍。
3月25日(周六):第四次治疗
身体状况:吃中药8天,瘦了4斤。整个人体感轻松,神采飞扬。为什么瘦了,也不是营养不良,是这一周身体排出太多的寒湿垃圾。
昨天去登梧桐山,体能丝豪没有影响,就是出汗较平时多,喝水量也较平时大。脸颊边有点痒。睡眠不是很好。
姜医生把脉问诊:
你这次的调整有一些到位了。瘦了是正常的。你看这几个人,都是瘦了,你旁边的这位先生一个月瘦了15斤。坐凳子上这位女士不仅瘦了,背也薄了,以前刚过来时虚胖。
姜医生:
你这次气血好多了,排毒排得挺好,但气血化得还不够,需要继续调理,把睡眠调好点,心情也会更好,还可以把气色调亮起来。你这个病症沉积时间太久了,有个十年了,不是一天二天形成的。不然我为啥同你说要三个月调理呢。
姜医生建议我把治疗后的体会好好写一下。“你就把你自已的真实感受写出来。”
姜医生说,现在有些病人问,我总是重复给他解释,有时就直接把你文章发过去,他一看就都明白了。
“有位70岁的大爷,刚来我这里时哭啊,他太太比他小12岁,他担心自已站不起来,最后治疗康复开开心心回去了,他是教中文的,也说写文章,我说算了,后面他送了一面大匾过来了。”这是姜医生的业绩之一,很令人信服的。
我说:“姜主任,你这治疗方法是像大禹治水一样疏导,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全身经络,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以效果明显。”
姜医生笑着说:“还不仅仅是大禹治水,你看金庸武侠小说,垂危的病人,给他倒上一碗药,背上运功打通经络,然后吐出一口,整个人复活了。”
确实,没有想到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镜头,竟然是有真的生活体验。
姜医生的助手们每次给我做正骨推拿,于我都有脱胎换骨的感觉,疼痛也要忍着,忍过了就是健康恢复后的舒适。
牛皮不是吹的。
姜医生和他的名医工作室团队,有着高超的专业水平和为患者除病痛的良好医德,前来求医问药者门庭若市。通常要排队轮号许久。
姜医生是正规科班出身,从基层普通医生做起,终成蜚声业界的大师。
姜医生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庸医嗤之以鼻,坚决主张综合治疗。他对四肢创伤骨折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于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姜医生还到国外做访问学者,将传统中医正骨理筋手法与现代诊疗技术有机结合,将运动医学引入到中医骨伤科体系中,将运动失衡性损伤与中医脊柱相关疾病有机结合,形成了颈腰膝踝同治和颈肩肘腕同治,局部和整体相统一的中医运动医学和运动康复相结合的诊疗体系。
姜医生倾心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背根神经节免疫损伤机制研究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临床研究。2012年形成中医脊柱相关疾病学并从运动损伤和中医“相数理”逻辑两方面不断完善,为逐步形成《中医脊柱相关疾病学》诊疗体系奠定基础,从理论到实践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给他个人带来了等身荣誉。
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好事。
姜医生的治疗有立竿见影的奇效,我也相信这一次会让我药到病除。但人生漫长,健康的维护更多地要靠健康的生活方式,从饮食到锻炼,事事时时处处有着“治未病”的理念和行动。
医学可以解除病痛,但不生病少生病不是更好吗?
姜医生因“于诸病苦,为作良医。”
我们何妨“于诸快乐,为作良民”!
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 红 深圳
——作者:艳阳光影